close

向壓力宣戰
科技人減壓三部曲-告別「忙、盲、茫」
撰文-伊芸
2002年11月 e天下雜誌


「忙、盲、茫,忙、盲、茫,忙是為了自己的理想,還是為了不讓別人失望,
忙得分不清歡喜和憂傷,忙得沒有時間痛哭一場……。」
張艾嘉當年唱紅的這首「忙與盲」,適足以點出科技人的壓力來源:
「盲」-不懂得說「NO」,所有事都往身上攬,或是分不清輕重緩急;
「忙」-經常超時工作,下班後腦子裡仍充斥工作上的事,不得休息;
「茫」-不景氣、減薪、裁員、失業,對未來充滿無盡的茫然感……。
你,是否也是「忙、盲、茫」一族?該如何減壓、為自己鬱結的心情找一個出口?



失眠、焦慮、脾氣暴躁、頭痛……。上述的症狀,你也有嗎?80%以上的機率,你的壓力過大了。

壓力,並不是科技工作者的專利。
但每天面對更快速的產品週期、愈來愈長的工作時間、直直落的股市,還有低迷不振的科技業景氣,
痛苦指數幾乎「破表」的科技人,已經成了「高壓族」的代表。

因為長期觀察到科技人精神壓力過大,今年8月,軟體公司趨勢科技創辦人陳怡蓁、張明正夫婦,
捐款成立了「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」,設立專供心理治療的協談室,以及專業諮商人員的訓練場所。
基金會執行長、知名心理醫師王浩威,從到科技公司上課或病人諮商的經驗中發現,
台灣的高科技人,確實壓力特別大,卻最沒有時間或不願意求助。

「相對於工程師文化,是『生活品味家』;一個很勤奮的工程師和生活品味家的觀念,常常是對立的,」
政治大學商學院院長吳思華也觀察到,台灣高科技人多半有壓力過大的傾向。
他憂心地指出,高科技人勤奮工作是好事,但是過度工作卻可能為個人及企業都種下不安定的因素。

要怎麼才知道自己已經承受過多的壓力?王浩威建議,可以簡單地自我檢測壓力指數:
首先,最近是否脾氣欠佳,常常陷入莫名的憂鬱或暴躁情緒中?
其次,身體是否開始出現大大小小的毛病,比如頭痛、腰痛、失眠、注意力無法集中或掉髮?
最糟的是,即使是刻意安排假期放鬆時,卻還是無法徹底放鬆?

如果不希望以上的症狀變成憂鬱症或過勞死的前奏,現在開始學習如何對症下藥,減壓DIY吧!

結合專家的意見,《e天下》發現3種科技人最常見的壓力來源與良方:

壓力源1:「盲」

在一家大型半導體設備公司當業務工程師的小劉,每天早上8點就得上班,
每天有開不完的會議、接不完的電話,連中午、晚上都要陪客戶應酬吃飯,回家時已經是半夜。

但攤開小劉一天的工作內容,早上最精華的時間,多半花在回覆電子郵件;
開不完的會議中,有一半小劉都只是列席枯坐聽相關性不高的報告;
遇到同事或客戶問「可不可以借用你一分鐘」或是「機器當了,可以過來支援嗎?」時,
即使不關他的事,他也從來不說「No」,總是隨傳隨到。

與其說小劉很「忙」,倒不如說他「盲」(盲目地忙)的成分比較高。

你是否和小劉一樣,總是因為放不下,或不會說「no」,將所有的事情往自己身上攬?
或是分不清事情輕重緩急,總是將時間浪費在回覆垃圾郵件上,或被雞毛蒜皮的瑣事、電話打亂工作計劃?

如果確實如此,最好的藥方就是重新檢討你的「時間管理」策略。
你會發現,利用一些小工具聰明控管時間表、排出優先順序、
以及有計劃地進行授權後,需要處理的事情其實也沒有這麼多。你的8小時,可以等於別人的16小時!

明基電通全球營銷總部總經理王文燦就指出,自己身處競爭激烈的高科技產業,還能遊刃有餘,
說穿了就是靠「授權」──不需要事必躬親,信任自己的下屬和同儕,反而可以將事情做得更好。

壓力源2:「忙」

有些人是真的很忙。

軟體工程師敏如,已經自認是公司裡的時間管理大師了;
但客戶經常要求提前交貨,負責的程式最近又有抓不完的bugs(程式錯誤)。
就算勉強能準時下班,敏如的腦袋還是被公事塞滿,連半夜躺在床上或是週末和家人出遊時,
都忍不住思量「這個計劃如果這樣改……」「明天的產品會議該怎麼交代?」,有時甚至一夜無眠。

因為真正「忙」而產生的情緒高壓,常讓人束手無策。

王浩威建議,心理壓力很大時,最有效的減壓,反而是「以壓制壓」,藉由運動挑戰體能極限,將頭腦放空。
根據他的看診經驗,嘗試運動紓壓的科技人,通常都能大幅提昇個人的產能和衝勁。
但王浩威也提醒,不管是游泳、跑步,或是打球、登山,
都要選擇個人有興趣、時間上能夠長期配合的運動,
才不會「三天打魚,兩天曬網」,很快就以各種藉口推託放棄。

或者,可以嘗試已經流行好一陣子的「都會懶人減壓法」:泡溫泉或SPA。
幽靜的空間中,氤氳的蒸氣、舒緩的薰香、搭配頭肩頸或全身按摩,會讓你剎時忘了身在何方。
高科技企管顧問公司Accenture總裁黎小萍透露,她每個週末都會在清晨上陽明山泡溫泉,以求徹底放鬆。

壓力源3:「茫」

對當前的科技人而言,有時最大的壓力,不一定是眼前的工作,而是一種不確定感。
低迷的景氣和裁員、減薪、股市造成的身價暴跌,
讓曾是「科技新貴」的人,除了心理不平衡,還有對未來無盡的茫然。

如果找不到方向,工作外重新尋找學習的目標,未嘗不是好方法。
不管是加入讀書會、EMBA或是報名遠距教學課程,短期內都讓人產生精神寄託。
至於中長期,除了為自己增加在職場上的競爭力之外,甚至可以幫助思考未來的方向。

王浩威指出,台灣的快速步調,早已讓每個人的壓力都瀕臨決堤──
即便你的工作和科技產業沒有關係,上述的減壓三招,還是同樣適用。


壓力?很久都沒見到了!

知名心理醫師王浩威發現,台灣的高科技人確實壓力特別大,
卻最沒有時間或不願意求助,而激烈競爭的快速步調,早已讓每個人的壓力都瀕臨決堤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ustchi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